杭州日报讯(记者 徐潇青 石慧 通讯员 俞宏 张诗纯)9月21日,2025绍兴人才周启动。本次人才周以“产才共融 创享未来”为主题顺应网,设置“以才启智”“以赛引才”“以礼敬才”三大系列共25项活动,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以最大诚意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启动仪式上,绍兴市发布《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战略需求目录》及《支持创业人才发展专项举措》,还为科技型企业家、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和高层次人才代表颁发了证书。同时,重点人才科创平台揭牌成立,“四题一评”揭榜挂帅项目领题,重点人才科技项目签约。
业以才兴。目前顺应网,绍兴已基本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产才融合动能持续释放,市场主体超过82万户,企业数量接近26万家,拥有A股上市公司80家,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4年保持全省前三。
活动现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热词。据悉,自2023年被列为全省唯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综合试点以来,绍兴率先出台全省首部人才发展促进综合性地方性法规,积极探索校院企人才“互聘共享”、人才赋能“四题一评”等机制。聚力人才招引,绍兴已连续8年开行招才引智专列,累计引进各类顶尖人才13名,集聚省级及以上领军人才1500余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数连续3年位居全省首位,去年新增就业大学生15万人,城市人才吸引力位居全国第25位。
值得关注的是,启动仪式上,由绍兴文理学院参与共建的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这标志着绍兴市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据悉,该实验室聚焦深部金属矿开采关键科学技术攻关,部署深部金属矿绿色开采与环境控制、采掘装备研发设计等重点任务,旨在构建起深部资源开采的“理论—技术—装备”体系。近年来,该实验室已荣获国家科技奖励1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和一等奖70余项。
作为参建单位之一,绍兴文理学院在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承担重要任务。目前,学校主要承担“深凹露天金属矿超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和“深部金属矿工程地质理论”研究两大关键任务。同时,学校还参与深部金属矿微波辅助破岩技术与装备的相关研究工作。“希望通过相关研究攻关,能为我国战略性金属矿产安全保障出一份力。”绍兴文理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绍兴加快构建“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梯次部署的实验室体系,聚焦全市优势学科和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情况,大力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积极申报建设重点实验室。在政策激励下顺应网,绍兴实验室数量持续增长。截至目前,绍兴全市各创新主体已牵头建设和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2家。
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